▽▲2015 夏令哲學營台北場—課程開箱文▲▽
第七課:身體會說話:性別與階級的美學
講師:陳妙芬
身體是靈魂的囚牢?兩千年前柏拉圖《斐多篇》(Phaedo)提出的哲學命題,到現在還有人深信不疑。但妳/你是否知道,當代哲學家最重要、也最成功的嘗試之一,大概就是推翻了這種古典的「靈魂—身體」觀,1975年傅柯的名言「靈魂是身體的囚牢」(”L'âme, prison du corps.”),翻轉了柏拉圖觀點,從史賓諾莎、尼采、佛洛伊德直到阿圖塞、傅柯、芭特勒和德勒茲等哲學家的思想和文字中,都可發現長期「禁錮」我們身體的,是無所不在的知識權力、體制和文化(文化霸權)。自由意識和身分認同,常常是透過文化和語言傳遞的符號,在生活中變成一種修辭、一種隱喻。
這一節課將帶同學們用一幅畫、一支筆,體驗美學的樂趣,從中引導如何從性別與階級的角度來分析自己和她人的作品,以法國哲學家德勒茲(Gilles Deleuze, 1925-1995)的美學為例子,一起來探索什麼是「再現」(re-presentation),了解身體、意識與世界的關係。
第七課:身體會說話:性別與階級的美學
講師:陳妙芬
身體是靈魂的囚牢?兩千年前柏拉圖《斐多篇》(Phaedo)提出的哲學命題,到現在還有人深信不疑。但妳/你是否知道,當代哲學家最重要、也最成功的嘗試之一,大概就是推翻了這種古典的「靈魂—身體」觀,1975年傅柯的名言「靈魂是身體的囚牢」(”L'âme, prison du corps.”),翻轉了柏拉圖觀點,從史賓諾莎、尼采、佛洛伊德直到阿圖塞、傅柯、芭特勒和德勒茲等哲學家的思想和文字中,都可發現長期「禁錮」我們身體的,是無所不在的知識權力、體制和文化(文化霸權)。自由意識和身分認同,常常是透過文化和語言傳遞的符號,在生活中變成一種修辭、一種隱喻。
這一節課將帶同學們用一幅畫、一支筆,體驗美學的樂趣,從中引導如何從性別與階級的角度來分析自己和她人的作品,以法國哲學家德勒茲(Gilles Deleuze, 1925-1995)的美學為例子,一起來探索什麼是「再現」(re-presentation),了解身體、意識與世界的關係。